您的当前位置: 首页 >> 廉政视窗 >> 廉政文化 >> 正文

刚正名相饮恨"人情关"

录入时间:2016/7/11 10:57:24     点击:

请托,即以私事相托,走门路,通关节。历史上,请托之风由来已久。据《管子·八观》载:“货财行于国,则法令毁于官;请谒得于上,则党与成于下。”意谓春秋时期,向官吏行贿请托之风盛行,法律法令败坏于朝廷;请托办事之风在上面通行,结党营私的事就会在下面泛滥。而有关抵御请托之风的史事,《汉书·申屠嘉传》中就有详细记载。

西汉名相申屠嘉(?-前155),梁郡(今河南商丘市)人。他早年以能拉强弓硬弩的武士身份,随刘邦起事,灭项羽、平黥布,功劳很大。到汉文帝时,申屠嘉已位居御史大夫,后任丞相,可谓位极人臣。申屠嘉为人正直、疾恶如仇、执法甚严,在家中从不接受私事拜访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位刚正名相,对西汉朝廷的“人情关”却无能为力。

据《汉书·申屠嘉传》载,汉文帝时,邓通是其宠臣。邓通依仗汉文帝的宠幸,获准开铜矿,私铸铜钱,由此富甲天下,盛气凌人。有一次,申屠嘉上朝奏事时,邓通不拘朝廷礼制,立于汉文帝身旁,对申屠嘉怠慢无礼。申屠嘉奏事完毕,劝谏汉文帝:“陛下喜欢臣子,可以赏赐他,让他富贵,但不能乱了朝廷礼制。”汉文帝不以为然地说:“我就是宠爱邓通,你不要多言了。”

对此,申屠嘉仍不买账。他回到府后,便以丞相的名义,下手谕传唤邓通。邓通素知申屠嘉秉性耿直、刚正不阿,便连忙派人向汉文帝报告。随后,邓通来到丞相府,刚一进门,申屠嘉就让人把他拿下,并训斥他破坏汉高祖定下的礼制,要砍头治罪。邓通一听,连忙磕头,乞求饶恕,磕头磕得头破血流。岂料正在此时,汉文帝的圣旨到了——说邓通是他的宠臣,请申屠嘉给个面子,放他一马。申屠嘉可以不给邓通面子,却不能不给皇帝面子。于是,邓通安然无恙。此后,他更加有恃无恐,为非作歹。

汉文帝去世后,汉景帝即位。汉景帝重用内史晁错。晁错凭借汉景帝的宠幸,不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,大肆修改朝廷法令,甚至以激进的方式“削藩”(削减诸侯封地和权力),以致朝野怨声四起。

不仅如此,其时,晁错的府邸大门面向东方,但他嫌出入不便,又开了个南门,而南门却开在太上皇宗庙的围墙上。此举严重触犯朝廷礼制,按法令应该治罪。然而,当申屠嘉准备对晁错治罪时,却走漏了风声。晁错闻讯后,知道申屠嘉执法严谨、六亲不认,便连夜进宫拜见汉景帝,并躲在宫里不敢回家。

翌日早朝时,申屠嘉奏请汉景帝诛杀晁错,汉景帝却替晁错辩解:“错所穿非真庙垣,乃外堧垣(宫外的墙),故他官居其中,且又我使为之,错无罪。”言下之意,晁错凿开的是宗庙外墙,不是真的宗庙墙,那是别人居住之地,况且得到我的允许,他没有罪,你不能以此为理由杀他。罢朝后,申屠嘉对长史说:“我真后悔,没有先斩后奏!”申屠嘉回到丞相府,又气又恨,居然呕血而死。

从邓通不守朝廷礼制,到晁错更改法令、触犯礼制,二人违法却逍遥法外,所依仗的皆是皇帝说情和开脱。而守身以正、刚正不阿的申屠嘉,没能过得了两任皇帝的“人情关”,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奈的叹息。

请托之风是一种败坏法令、破坏制度的陋习,也是导致吏治腐败、朝廷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在请托之风尚存的当今,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严于律己、秉公用权,自觉抵制请托之风,过好“人情关”,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。(吴月梅)